假山是中國園林中一門優秀的傳統藝術,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。它是通過四個階段的材料選擇,池建設,折疊和裝飾。材料選擇: 大規模石材生產,無論是硬質石材還是軟質石材,無論是吸水性還是非吸水性,都要求石材材料達到統一、統一的規格(塊或條)。竹池: 山水,水池是一種水的管理手段。水是山的血。水池有很多種形狀。泳池通常為圓形,直徑約5至10米,深約80至120厘米,水深沿入口減少20厘米,保持在60至100厘米,池底則留有一條排水渠。疊山: 假山是多體(組合式)或單體(孤峰式) ,它由主峰(主峰)、客峰(客峰)、襯體(低山)三部分組成。
四川假山設計制作一般采用國畫中的高遠手法。高位法:被攝體應放在正面的左側或右側。如主語在左,賓語在右,形成開合式,一大一小,一高一矮,相互呼應。主峰筆直陡峭,后面的山坡緩緩延伸,與后座襯(遠山)斷開。主峰矗立于前,形成一種開門見山,先藏后藏的方式,讓人感覺境界越大,對中部景觀的“看得見,看不見”的誘惑,使游客不得不向前看個究竟。遠攝法:被攝物的高度比例與高低遠攝法相同,位置應在中部的左側或右側,物體應放在正面的右側或左側。主客體前后一錯,遙相呼應,背后襯身。單一場景的多層結構形成了近(物)、中(物)、遠(襯)景的各個層次,從而強化了正面透視,增加了景觀的深度。山體總面積一般不超過水面的一半或少于水面的一半。這樣就留下了足夠的空白,給欣賞者留下了聯想和想象的空間,從而達到“此處無景不如有景”和“虛中見實”的效果?!吧脚麡湟?,樹為骨?!爸挥泻侠砼渲弥参?,才能讓山川有骨有肉,看得見,有神性。通常選擇姿態優美、葉小常綠、低生長、壽命長、適應性強的植物。